二、铜镜背后的故事
(一)铜镜的主人是谁?
一般来说,考古学推定出土文物主人的身份,最直接的证据是墓志铭和印章。这两面铜镜出土时间久远加之当时技术条件有限,墓志铭和印章没有找到。推测主人身份就必须另辟蹊径了。我查阅了铜镜的相关史料,像这样形制巨大、工艺精美的青铜镜,其主人必定是贵族。特别是龙纹花鸟镜上还装饰有龙的图案,这在古代中国社会是属于皇室专用的,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两面镜子出自皇宫大内。白居易在《百炼镜》一诗中写道:“背有九五飞天龙。人人呼为天子镜。”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两面镜子的主人是属于皇族。
(二)唐代皇族的生活
皇族从小要接受严格的教育,学习繁琐的宫廷礼仪,还要伴随着残酷血腥的宫廷斗争成长起来。绝大多数皇族是没有机会享受快乐的童年,也不可能拥有普通人的亲情、友情和爱情。否则,怎么会有“无情最是帝王家”“何苦生在帝王家”这样的感叹呢?
1、唐代皇族的教育
唐代的皇族们从小由专门的启蒙老师进行教育,为将来的就学作准备。皇族们启蒙教育学习的内容,以一些启蒙书籍为主,例如《急就章》《文选》《开蒙要训》等。此外,皇帝也会让大臣们专门为皇子编写教材,如玄宗就曾经命令张说与翰林学士为皇族编纂教材。
皇族的中高级教育阶段,主要在弘文馆、崇文馆中完成。据《唐令拾遗》《大唐六典》等记载,二馆的教授内容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。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左传》等。书法也是学习的重要一项,唐代是非常重视书法,很多大书法家都出自于唐代,经史并重,书法兼习是唐二馆生的习业特点。
等到皇族娶妻生子或封为王后,按照规定还要有师傅的辅助和教育,进行继续学习,朝廷会专门为皇族配备师傅、侍读、文学侍从等。
2、唐代皇族的政治生活
皇族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当朝皇帝采取的政策。在唐代,皇族的参与政治活动主要以下三种方式。
(1)封王
唐代封爵制度承隋制,分为九等。但是是唐代皇族的封王都是虚封,也就是“有爵位无封地”,比如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、晋王李治都只有王位,唐代地方并没有相应的吴国、晋国等独立王国的存在。
(唐高宗李治)
(2)担任地方长官
唐代皇族还经常出任地方长官,尤其是在前期。例如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曾领雍州都督,晋王(后来的高宗)李治曾领并州都督,但多为虚授甚至是遥领,“有职务无职权”。皇族在地方任职时,有些以善政而闻名,为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。如唐高祖十四子霍王李元轨任职州刺史时,“唯闭阁读书,吏事责成于长史、司马,谨慎自守,与物无忤,为人不妄”。
(3)领兵出征
在唐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,以秦王李世民、齐王李元吉为代表的诸皇子担当了大任。武德三年(620)七月,李世民率军东征,剑指王世充集团和窦建德集团。由于王世充和窦建德联手,双方僵持不下,战事成胶着状态。武德四年(621),李世民兵分两路:一路亲帅大军攻打窦建德,另一路留李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。最终,李世民生擒窦建德,王世充孤立无援,战败被杀。
(隋末群雄割据图)
755年,安史之乱爆发,玄宗之子皇子李琬、李璘、 李墩等将兵出征,成为名义上的地方军事长官,参与平叛。756年夏玄宗逃离长安。在逃跑途中,他颁布诏书: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,领朔方、河东、河北、平卢节度都使,南取长安、洛阳;永王璘充山南东道、岭南、黔中、江南西道节度都使,盛王埼充广陵大都督,领江南东路及准南、河南等路节度都使;丰王珙充武威都督,仍领河西、陇右、安西、北庭等路节度使。